今年,湖北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引领,在农业农村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锚定“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护稳定”主线,知责明责、知重负重,统筹部署、狠抓落实,确保全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一、坚持全方位谋划,绷紧安全生产“责任链”
一是高密度部署谋划。厅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到“逢会议必讲安全,逢培训必练安全,逢下乡必检查安全”;两次召开农村沼气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要求加快推动分类处置不遗一口、制度执行不差一毫、智能监管不落一池、安全作业不松一刻、资金投入不少一分和安全教育不掉一户,从根本上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高质量制定政策。农业农村厅成立6个农村沼气安全专题调研组,划片下沉各市县开展调研,在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和专题研讨的基础上,出台《全面加强农村沼气设施安全生产七条措施》,明确沼气设施分类处置、清渣出料报备补贴制度、后续服务体系建设、沼气工程远程智能监控等工作方法、完成时限,有效构建沼气设施安全生产政策的“四梁八柱”。三是高效率调度工作。每个季度农业农村厅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强化针对性工作措施,将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以督办函形式下发县(市、区),确保督办整改到位。四是高标准考核问效。推动县市通过改造提升、安全填埋、盘活利用等方式,逐年逐步完成农村闲置沼气设施分类型、分阶段安全处置工作,把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畴,确保2028年底前全省闲置沼气设施安全处置率达100%。制定《2024年度沼气安全生产管理考核方案》,对市县围绕安全隐患排查处置、保障措施落实、后续服务组织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分,考核评分情况作为年底评优评先、下年项目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二、坚持全闭环监管,织密安全生产“防护链”
一是以“人防”为基础。农业农村厅成立10个安全生产检查组,深入全省17个市州、覆盖全部县市,重点排查农村沼气池和畜禽粪污贮存池安全生产隐患。今年以来,全省共组织各级各类检查专班124个,排查行政村8232个,排查沼气设施29.39万处,排查整改农村能源安全隐患3.2万个。二是以“物防”为保障。充分发挥省级专项资金扶持和引导作用,推动各沼气工程业主及专业服务组织配齐配全有限空间呼吸器、五点式救援安全带等专业应急救援装备,强制从业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宜昌按照示范先行、整村推进、全面覆盖原则,对全市所有沼气池出料口安装防护格栅,粪污贮存池安装安全护栏和盖板,从源头有效减少人民群众私自下池风险。三是以“技防”为关键。全面推进沼气工程远程智能监控,在2023年完成15个县(市、区)远程智能监控试点建设的基础上,2024年继续在25个县(市、区)开展推广建设,县(市、区)普及率达到40%以上,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省普及,确保全省运行沼气工程“全天候、无死角、智能化”监控管理。四是以“制防”为根本。在全省推进清渣出料报备制度,探索建立“业主报备、村镇汇总、部门统筹、专业服务、适当补贴”机制,推动县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专业组织,严格按照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开展安全作业与处置,补贴相关服务费用,全面杜绝农户个人擅自进入沼气设施等危险、未经报备或非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沼气设施等作业行为。
三、是坚持全要素保障,夯实安全生产“支撑链”
一是加强资金保障。按照“省级补助、地方配套”原则,设立省级农村沼气设施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每年超过4000多万元,用于支持各地推进清渣出料报备补贴、远程智能监控建设、专业服务队伍培训及防护装备配备等工作。二是加强队伍保障。推动市县建立沼气安全生产专业技术人员库,健全完善乡镇沼气社会化服务组织,聘请参与沼气设施进出料等社会化服务和隐患排查,实现专业队伍履职专业、长期兼职、动态调整,2024年底实现每个县(市、区)有4个以上,市辖区有1个以上技术过硬、队伍稳定的服务组织。三是加强能力保障。加强业务骨干、从业人员和沼气用户安全生产培训,全省举办安全生产培训907场,培训专业人员、沼气用户共5.5万人次,发放明白纸、挂图等31.07万张。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全省共开展应急自救演练45场次,参与2965人。在英山县成功举办全省农村有限空间安全生产应急自救演练,围绕安全事故发生、应急预案启动、现场人员疏散、紧急救治等环节开展实战化演练,实现以练促学、以练促训、以练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