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要求,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的通知》,聚焦主要用膜地区,启动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重点支持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为科学有序推进试点工作,6月16日,生态总站在京组织召开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技术线上培训班,各试点省(区)、县农业农村部门有关管理与技术人员共计4000余人参加。生态总站李少华副站长、部科技教育司资源环境处李想处长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李少华副站长在讲话中指出,地膜覆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农艺措施,但地膜残留会破坏土壤结构、阻碍作物生长发育、危害耕地质量,加强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刻不容缓,必须坚持多措并举、系统治理,从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两个方向协同发力,切实加强白色污染治理,保障耕地质量,为协同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作出贡献。李少华副站长强调,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必要措施、是系统解决地膜污染问题的有效路径,必须在系统总结“十三五”农膜回收工作经验与成效基础上,创新举措、深入谋划、全面推进。一要抓好责任落实。为做好试点工作,试点县都建立了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农业环保部门要主动入位、履职尽责、积极作为,围绕地膜有效回收、监测调查评价等任务落细落实,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二要强化技术指导。严把产品质量关,依据《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技术指导意见》产品指标要求,指导做好产品招投标工作,遴选质优价低、符合试点要求的产品,纳入试点推广行动。要总结凝练适合不同区域、作物的技术规程和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围绕试点产品要求、技术要点、田间应用、回收处理等开展省、县两级培训,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保障试点工作高质量推进。三要推动监管执法。今年部里将农用薄膜监管执法作为2022年农资打假为民办实事十项举措之一。各地农业环保部门要积极参与农膜质量监管,开展产品质量抽检调查,严厉打击非标地膜和劣质可降解地膜的生产和销售行为。对于推介或使用不符合试点要求产品的企业和地方,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四要做好监测调查。建立村、乡、县三级地膜使用回收管理台账,合理布设地膜应用调查与残留污染监测点位,科学评价试点地区地膜回收状况和工作进展成效。五要加强宣传引导。认真做好宣传策划工作,加大对试点工作中成功案例和典型模式的总结,做好宣传和报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指导农户、种植大户、回收企业等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科学使用回收地膜。
李想处长对今年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强调:一是加紧项目实施,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督促指导,严格按照方案推进试点工作。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强化部门联动和执法监管,加大对非标地膜和劣质可降解地膜的打击力度。三是统筹使用好财政补助资金,科学测算补贴标准,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四是抓好技术服务,发挥专家指导组作用,及时总结试点经验与成效,集成推广典型技术与模式。
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围绕相关政策法规宣贯、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回收、全生物降解地膜评价应用等进行专题授课,甘肃省、江苏省及甘肃省敦煌市、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农业农村部门代表做了典型经验交流。各试点地区反映,本次培训举办的非常及时必要,对下一步做好试点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