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典型流域主要农业源污染物入湖负荷及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现场会在宜兴召开

发布日期:2017-08-14来源:农业部生态总站 作者:

【字体:打印

  2017年8月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典型流域主要农业源污染物入湖负荷及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现场会在宜兴市举办。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及各有关单位人员共计70余人参加会议。

  "典型流域主要农业源污染物入湖负荷及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自2013年正式启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团队牵头,以洱海流域、三峡库区和太湖流域作为不同类型湖泊、水库的典型代表,在每个湖库流域内选择示范区,开展农业源污染物入湖负荷研究,进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形成适合我国不同类型湖泊的农业源污染防控成套技术、操作规范,为农业面源污染评价与科学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江苏省宜兴市莲花荡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是该项目三个示范区之一,由上海交通大学负责整体设计与技术支撑,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牵头组织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实施。

  示范区位于宜兴市丁蜀镇三洞桥村,属太湖流域主要河流-乌溪港上游,系太湖一级保护区。示范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农田尾水处理、综合调控利用与管理示范工程等。

  经过三年的时间,示范区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均超出设计目标,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降低40%、30%和30%以上,畜禽粪便、农村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示范区建设集中应用和体现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成果,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示范区所在的莲花荡农场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发展休闲创意农业。目前,莲花荡农场已建成有机水稻田500亩,有机蔬菜田200亩,生态景观林300亩,探索创建田园综合体。

  项目实施有效带动区域周边甚至整个丁蜀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丁蜀镇结合乌溪港综合整治,在乌溪港的上游――莲花荡整合国家农业部的尾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工程、江苏省环保厅的生态循环农业工程、省水利厅智能化灌溉试点及市镇三河整治资金专项资金,把1000亩莲花荡农场核心区打造成全市一流的集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体验休闲农业于一体的农业示范基地,全年使用周边劳动力200人,产出的有机大米售价达20元/斤。

  同时,自2016年5月开展秸秆收储和资源化利用,丁蜀镇共收集秸秆1800吨,制作有机肥2200吨,为4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的总体好转做出贡献。

  截至目前,丁蜀镇全镇已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72座,并实施生态清淤工程、氮磷拦截工程、湖滨湿地管护专项行动、秸秆无害化综合利用等,成为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生态保护引领区。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