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 新闻中心 > 生态农业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日期:2018-02-01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

【字体:打印

  《吕氏春秋·审时》曰:“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就是说,农业应该是天地人物的和谐统一,这是古代朴素的农业生态理念。它对现代农业的启示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层面,然后是生态、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 “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期必须要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以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积极以生态文明引领现代农业,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关于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重要指示,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建设美好安徽为契机,围绕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三大战役,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目标,以生态农业为抓手,着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保护好农业环境,为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作出积极贡献。

  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坚决打赢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推动我省农业大步迈向绿色发展之路,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趋势得到一定程度扭转。

  围绕水旱协调,推进节水农业发展。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以高效经济作物为突破,推广低压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等农艺节水技术。在江淮分水岭等缺水地区,推广种植节水、优质、高产旱稻,推行适应性种植。开展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田间节水基础设施,推进农业节水蓄、保、集、节、用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13.1万亩。

  围绕减量增效,推进化肥零增长行动。以玉米、蔬菜、水果等用肥量大的重点作物,农产品主产区、新安江、环巢湖流域和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测土配方、适期施肥、化肥深施等重点环节为突破口,主攻化肥减量增效。全省共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片)989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亿亩次,应用配方肥146万吨,推广种肥同播、机械追肥面积4760多万亩次,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342万亩次。围绕农牧结合、种养循环,鼓励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推广有机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制定印发《安徽省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遴选桐城市、祁门县、金寨县、怀远县4个县(市)为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县。

  围绕减量控害,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植物检疫,积极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深入开展科学用药技术宣传与培训,扎实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38.16%,比上年提高4.55个百分点。大力推广以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为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省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27.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创建6个部级茶叶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和25个部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示范推广农药减量控害技术。 2017年全省农药使用量1.3万吨(折百),比基期(2012-2014三年平均)下降18.24%,比上年下降2.26%。

  围绕还田离田,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优化秸秆还田利用体系,推广还田配套技术,在皖北粮食生产大县建设了42个秸秆机械化还田标准化示范基地。支持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利用,在皖北地区建设秸秆商品化饲料试点9处。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2017年全省以秸秆为原料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开工16处,建设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159个,推广生物质户用气化炉15900台。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在16个县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6105亿元,形成了寿县秸秆分级利用联产模式、灵璧县秸秆清洁纸浆循环模式等一批典型利用模式。推进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与省环保厅共同完成379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备案工作,省财政下拨奖补资金1.26亿元。

  围绕种养结合,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组织开展全省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截至12月底,全省划定在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基本完成关闭搬迁任务。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省政府出台了《安徽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在非禁养区内积极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探索农牧结合、以种定养、粪污就近就地生态消纳模式,在3个县开展社会化服务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在6个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在全省选择58个规模养殖场开展部、省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截至2017年12月20日,全省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2.62%,粪污综合利用率约60%。

  围绕节水净水,推进水产养殖污染防控。启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修订工作,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依法有序推进江河湖泊及水库退网还湖(库),全省拆除围栏网1.7万公顷、网箱3000亩。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我省水稻种植、水产养殖优势,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90万亩,较上年新增2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30%、40%以上。大力发展池塘健康养殖,累计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38家,建立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示范点56个。禁止施肥培水、粗放滥捕等传统养殖方式,发展人工增殖,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大水面增殖渔业面积达到250万亩。

  围绕标本兼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在巢湖市开展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验区建设,探索出“一创两减三循环”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模式。“一创”即创新耕作制度,推广“稻鸭共育”“一种两收”等生态生产模式。 “两减”即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三循环”:一是构建“秸秆还田变肥”的农作物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二是构建“农田排水-生态拦截-农田用水”的水肥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是构建生态农业“高技术-低污染-高品质-高收入”的效益良性循环体系,形成生态链、价值链、产业链循环发展的区域中循环。在肥东、怀远、阜南等5县开展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建设,通过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等工程建设,探索总结解决或缓解现有农业突出环境问题的有效模式。

  分类施策,积极开展农业资源保护

  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推动建立水产种质资源、野生植物、畜禽良种、耕地、草地等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可持续机制。

  开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一是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省先后建立28个国家级、8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达到7.9万公顷。二是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 2017年,在长江、淮河、新安江、巢湖流域等水域设立放流点,举办增殖放流活动50余场,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5.9亿尾。三是实施禁渔期制度。将长江禁渔期制度扩展到我省300万亩天然水面,有效保护渔业资源。四是加强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推进江豚迁地保护工作,启动中华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五是严格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行政审批程序。确保所批准的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利用、运输和捕捉等活动不会对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造成不利影响,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除。一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制定了《采集农业主管部门管理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审批服务规范》和《采集农业主管部门管理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审批服务规范》,严格按照办事指南开展行政审批服务。二是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组织开展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了解农业部门管理野生植物资源的种群分布、数量和生境状况等;先后完成30种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其中10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调查,拍摄图片影像8000余份。三是建立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全省先后建立野生大豆、野生茶等13个原生境保护点,在保护区内组织开展监测预警和保护工作。四是组织开展“水花生、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主要外来入侵生物调查及大铲除活动。全省累计组织近50万人次参加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行动,发放宣传图册50万册,防除面积累计175万亩次,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花生、豚草灭除率达60%。

  开展畜禽良种资源保护。一是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实施“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936行动方案”;组织编纂《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志》;建设全省资源动态监测直报平台,组织省级保种场两年一次的考核,进行动态调整。开展物种资源保护和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建设,安排农业部项目资金1100万元。二是强化保护主体建设。凡纳入省级以上保护名录的,由该资源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建立或确定保种单位,明确保种主体,落实保种责任。全省累计确定29个省级保护名录,建成47个省级保种场(区、库)。三是推进资源种业创新。挖掘与保护天长三黄鸡资源,推动其通过国家鉴定,成为我省第6个国家级新发现资源。制定《黄山黑鸡》国家标准,将于2018年颁布实施。四是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实施主要畜种遗传改良计划。加强规划布局,突出企业主体,完善推广网络,建立健全畜禽良繁体系。全省约有8%的猪肉、50%的鸡肉、70%的牛羊肉,通过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杂交结合方式生产。推进DHI测定工作,争取项目省测定任务,服务奶业转型升级。

  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一是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制定《安徽省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实施办法》《安徽省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安徽省土壤墒情监测实施方案》。建立618个部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和363个土壤墒情监测点,基本形成覆盖全省主要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主要土壤类型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发布省级土壤墒情报告49期,完成了 《2017年安徽省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编制工作。二是抓好项目实施。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开展土壤化验、田间试验等基础工作,示范展示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初步统计,全省施用有机肥面积2360万亩次,种植绿肥面积181万亩。三是加快耕地质量数据库建设。逐步建立标准化、规范化耕地质量数据平台。按农业部要求,在耕地质量监测和等级调查评价基础上,每5年发布一次区域耕地质量等级信息。

  推进草地资源保护。一是开展草地资源调查统计。按照《2017年安徽省草地监测方案》,从38个县选取100个样地进行监测、100户养殖户开展入户调查,形成安徽省2017年草地监测报告。二是开展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成立了安徽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安徽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方案》。累计完成1582个草原样地监测,3万个草地资源图斑的属性调查,采集照片4000余张,编制了草地资源类型图、草地利用专题图、草地质量分级图、草地植被盖度专题图等。三是开展农业部草品种区域试验。开展紫花苜蓿、胡枝子、翅果菊14等品种区域试验,观测各草种品质,确定其利用价值。四是发展草地畜牧业。实施苜蓿生产基地建设,累计投资1620万元,示范建设优质苜蓿2.7万亩,产量2.1万吨,成年母奶牛苜蓿使用率提高了10%以上。初步形成了皖东天然草地、皖西江淮丘陵草地、大别山河滩草地、皖南草山林下草地四种草畜配套、种养结合畜牧业发展模式。

  试点先行,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以项目为抓手,打造类型丰富、模式成熟、各具特点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样板。

  打造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 2015年农业部启动了生态循环农业项目,项目旨在提高区域范围内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和“全消纳”。我省利辛县浩翔农牧有限公司率先承担了(一期)试点任务。2016年,因中期评价较好,利辛浩翔继续承担了二期建设任务,同时,肥西县瑞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承担了该项目 (一期)。 2017年,我省又有4个县(区)承担了该项目。最早开展试点的利辛浩翔,通过两年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构建了本区域生态循环农业运营模式和保障机制。在废弃物循环模式上,立足于企业存在的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建立了“猪-沼-肥(液)-田(果、菜、粮、苗木)”牧农生态循环模式,在养殖企业中可复制,可推广。在管理模式上,项目投产后采取公司化运作,成立浩翔公司全资控股的独立的法人公司,组建专业团队,财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激励团队在产品研发上创新,在产品推广普及上发力,确保该项目长期稳定运营。二是实践了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在养殖阶段,采取“利用氨基酸平衡降低蛋白日粮减少氮的排放”,“添加植酸酶能够减少磷的排放”,“添加微生态制剂,改善肠道环境,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减少粪污量的排放”和“合理使用有机微量元素减少矿物质的排放”四项技术措施,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养分流失。在废弃物处理阶段,采取“三改两分”技术,即改水冲清粪为尿泡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用饮水方式和水拌料),改明沟排污为暗沟排污,实行雨污分离和固液分离,减少废水排放量。在废弃物综合利用阶段,项目区周围配套土地1.2万亩,对接苗木基地1800亩,蔬菜种植基地5000亩,实现沼液、沼渣就地消纳。三是实现了三大效益有机统一。生态效益上:通过实施畜禽粪便养分管理计划,沼渣综合利用率100%,其中自有种植基地利用90%,异地利用10%;沼液综合利用率100%,其中自有种植基地利用50%,回冲利用20%,异地利用30%;病死猪无害处理综合利用率100%;整个猪场年减排COD可达200多吨,基本做到废弃物“零排放”。经济效益上:公司自有种植基地4008亩,通过使用沼渣、沼液,年节省化肥80.16万元;由于施用有机肥提升了果品质量,果品的经济价值也得到提高;“三表一卡”和“零库存”制度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养猪户节本增效,每户年平均增收4000元以上,全县增收4000万元。社会效益上:通过流转土地,直接提供了310个就业岗位,人均月增收1500元;通过有机肥推广,苗木和瓜果蔬菜种植户亩均降低成本100元左右;同时还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改良了土壤,带动了周边农户生产积极性。

  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近年来,农业部针对不同区域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在全国打造了13个不同区域鲜明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基地,推动、引领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我省桐城市作为13个基地之一,经过几年建设,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本区域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一是基地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根据基地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和区域文化特点,提出了生态优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总体建设思路,整合项目资金及社会资本,将基地建设成现代生态农业样板区、生态农产品产业化园区和多功能农业示范区。二是清洁生产模式更加清晰。将基地划为清洁生产、零化肥、零化学农药、化肥减施、生态工程防治、秸秆循环利用、生态种养、生态拦截、监测评价九个功能区。围绕“替、改、养、截”四字方针,采取有机饼肥部分或全部替代化肥,生物物理防控部分或全部替代化学防控,秸秆基质育秧替代营养土育秧;改变种植结构,改进耕作方式,改造田间水系沟渠;生态拦截塘中养青蛙,稻田养虾,稻田养鸭,以蛙控虫,以虾、鸭控草控虫;稻田梯次拦截,生态沟渠拦截,生态池塘拦截等综合措施,全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30%和40%以上,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到95%,有效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三是监测评价机制初步建立。对基地土壤、水和农产品采样检测,监测基地环境质量改善状况。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实时记录基地投入产出情况。2017年,基地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50公斤/亩。全年各项产出:稻谷总产1100000公斤,油菜籽45000公斤,鸭子1500公斤,小龙虾1050公斤,总产出效益326.1万元。成本总投入251.4万元,纯收入74.7万元,其中生态种养增收3.3万元,化肥农药节本13.8万元,节本增效效益显著。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地所在专业合作社申请的“南山桥”牌生态品牌商标今年已通过注册。合作社正加强与桐城市青草香米业集团合作,以基地稻谷为原料开发系列生态大米。同时合作社对稻田生态鸭产品也设计了专门包装,多渠道进行销售。五是宣传示范效应开始显现。基地共有固定大小标牌20个,宣传栏1个;先后接纳了300余人次种植大户到基地观摩培训;桐城市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多次对基地建设进行跟踪报道;农业部在基地拍摄了生态农业专题图片,向全国宣传基地建设成效。经过近两、三年的示范效应,2017年桐城市红花草种植面积突破 3.5万亩,稻田养鸭、养虾、养鳖等生态种养面积近0.5万亩,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现象得到初步遏制,种植大户生态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六是基地技术模式和相关技术标准趋于成熟。在专家的指导下,总结提炼了《桐城生态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模式》、《桐城稻油轮作秸秆菜籽饼全量资源化利用绿色生产模式》和《桐城市稻-鸭-肥模式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在南方小流域可复制推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