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 新闻中心 > 可再生能源

学习塞罕坝精神 谋农村能源出路

发布日期:2018-07-03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作者:

【字体:打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区林业系统处级领导干部党性修养,2018年6月6日至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组织全区林业系统部分处级干部赴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展党性教育专题培训。培训班通过现场教学、专家授课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塞罕坝精神的伟大,在思想上受到强烈震撼。通过培训,结合我区农村能源工作实际,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的经验。

  一、塞罕坝机械林场基本情况

  "塞罕坝"系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塞罕坝机械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也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接壤。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海拔1010-1940米,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塞罕坝年均气温-1.3℃,年均积雪达7个月,年均无霜期64天,年均降水量460.3毫米,年均大风日数53天,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

  塞罕坝机械林场由原林业部于1962年建立,1968年划归河北省林业厅管理。林场实行总场、林场、营林区三级管理。截至2016年12月,全场共有职工1978人。全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02亿元。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人烟稀少。几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植绿荒原,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创造了"变沙地为林海,让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2010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 "国有林场建设标兵"荣誉称号,2014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 2017年6月30日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2017年 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赞塞罕坝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号召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二、深刻领会塞罕坝精神的实质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在荒寒遐僻的塞北高原营造起了百万亩林海,演绎了荒原变林海、沙地成绿洲的人间奇迹,铸就了林业建设史上的绿色丰碑。站在高处俯看莽莽林海,由衷感慨建设者们的崇高与伟大,同时也得以参悟这种精神的实质与内涵。

  (一)忍受孤独、耐得寂寞是建设者们崇高的心灵

  林场50多年的创业史,就是一本教科书,是建设者们伟大智慧的结晶,值得所有人尊敬与学习。生存在气候恶劣、缺食少房、偏远闭塞的环境中,没有电,没有娱乐设施,人们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孤独和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挑战建设者们的心理极限。在各种孤独中,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最终,建设者们战胜了自己,牢记使命、艰苦创业。塞罕坝林场的务林人50多年植好一棵树,比"十年磨一剑"更考验一个人的心智。即便今天获得众多荣誉,林场建设者们依然保持一颗平常的心,继续埋头苦干、扎实创业。"功成不必在我"是他们永不言败精神的最好诠释。

  (二)懂得选择、学会放弃是建设者们伟大的智慧

  努力固然重要,但懂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适地适树、良种良法,在林场得到充分体现。建设者们放弃传统的遮荫育苗法,选择全光育苗法而取得成功,并摸索出了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大大增加了育苗数量和产成苗数量,彻底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建设者们放弃了前苏联克罗索夫植苗锹,选择了"三锹半"植苗方法, 通过创新改进造林机械,大大提高了植苗速度。到1982年,林场超额完成《塞罕坝机械林场设计任务书》(1962-1982)确定的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总计3.2亿余株,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

  三、塞罕坝精神对广西农村能源的启示

  培训过程中,大家多次参加现场教学,无论是植苗造林,还是科研推广,任何一个教学点都是塞罕坝精神的具体表现。这里的树木,生存已属不易,要想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只能抱团扎根。独木不成林,万树变林海。当下的广西农村能源事业,完全可以从中得到有益地启示,值得大家认真思考。

  (一)处于转型期的广西农村能源应该学什么

  应该学习塞罕坝林场放弃传统的遮荫育苗法而选择全光育苗法、放弃克罗索夫植苗锹而选择"三锹半"植苗方法。转型期的广西农村能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懂得选择、学会放弃。广西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在选择实施农村能源项目的时候,应该学会什么东西值得拥有、什么东西值得放弃。比如,大型沼气工程不太适合广西的区情,而小型沼气工程较为适合广西实际,受到广大群众欢迎,这就要求业务主管部门理性选择合适的项目。

  (二)机构改革中的广西农村能源应该做什么

  塞罕坝林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营造出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当前,处于机构改革中的广西农村能源部门,应该牢固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思想,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美丽广西·宜居乡村"活动阶段,应该认真完成"基础便民"专项活动的各项工作内容,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美丽广西·幸福乡村"活动的到来,为"美丽广西"添砖加瓦。

  (三)再创辉煌的广西农村能源应该靠什么

  塞罕坝林场靠勤奋钻研、大胆创新,不断改进技术设备,依靠技术引导,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成功栽植针叶树的先河,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项项技术难关,造林成活率平均达到95%以上。广西农村能源事业要想再创辉煌,唯有改革与创新才能驰而不息、保持青春与活力。比如,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建设农村沼气,持续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作用;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中持续开展农村有机垃圾沼气化工程、光伏亮化工程;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积极参与农村"厕所革命"活动等等。

  四、几点体会

  学习塞罕坝精神,再次证明"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事业成不成功本质上就是一个趋利避害的过程。"势者,利害之决。"谋划未来,广西农村能源事业的出路就在脚下,只有脚踏实地,定会积小胜为大胜。

  (一)谋事创业务必学会顺势

  顺势是顺大势、合潮流,是识时务者的智取,它实质上是在避逆势、待时势。在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按照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要求,广西农村能源迎来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顺应潮流,把握机遇,让农村能源主动融入到乡村振兴规划、各项行动与活动中去。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有顺应潮流、合乎时势者,才能干成事。

  (二)谋事创业必需懂得建势

  建势可以理解成工作中的主动作为,有为才能有位,它的实质是创建与创新、建立与建设。广西农村能源必须用"五大发展理念"来指导各项工作,在顺应时势的同时,善于创新而寻找机遇、绿色发展而持续利用、共享成果而跨界融合。农村能源各项工作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创新理念、创新管理模式,主动沟通与协调,解决好资金短缺与我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刚性需求的矛盾,建立起"互联网+农村能源"的新模式,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农村能源建设定会再创辉煌。

  (三)谋事创业应当善于造势

  造势好比写文章的谋篇布局,要先谋于局、后谋于略,略从局出,要善于选取关键卡位,营造出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局势、人脉和气场。广西农村能源在顺应时势、主动作为的同时,要善于宣传自己,讲好农村能源故事,主动提高农村能源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显示度,积极营造出有利于农村能源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新态势。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塞罕坝林场"自主全面宣传"的好做法,让更多的人理解你、支持你、帮助你,最终成就你。

  在今年五月份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明确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成美丽中国。走进新时代,广西农村能源顺势而为抓住有利机遇,建势而立创新工作局面,造势而出主动显示成果,相信经过一系列地努力,必定会推动我区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关附件: